www.zyqc.cc
 首页 > 评测导购 > 新车上市 > 8月上市 华晨金杯首款宽体微面X30下线

8月上市 华晨金杯首款宽体微面X30下线

编辑:石磊 时间:13.07.16 来源:汽车之家 标签:华晨金杯 微面商用车 

    7月3日,华晨金杯汽车首款宽体微面产品华晨金杯X30在重庆正式下线。新车定位于宽体微面商用车,搭载1.3升发动机,未来将和长安金牛星以及五菱荣光竞争,未来的售价预计在4-5万元,有望在今年8月正式上市。

 

8月上市 华晨金杯首款宽体微面X30下线

 

8月上市 华晨金杯首款宽体微面X30下线

●  新车特点

 

8月上市 华晨金杯首款宽体微面X30下线

 

    外形方面,华晨金杯X30借鉴了宝马的一些设计元素,看上去时尚大气,并略带韧劲儿。其中双肾形的进气格栅是最为标志性的,横向设计的尾灯也运用了轿车化的设计风格。车身侧面,该车采用直拉式门把手设计,外廓的轮眉使整车看起来更加稳重。

 

8月上市 华晨金杯首款宽体微面X30下线

    内饰方面,中控台运用仿木纹装饰,仪表盘采用双圆形设计,并搭配了一小块液晶屏,音响系统与空调系统的分区明显;它还提供了茶晶黑、猎户星座银、雪山白等漆面色彩供用户选择。

 

8月上市 华晨金杯首款宽体微面X30下线

    配置方面,华晨金杯X30配备单碟CD、电动门窗,可选装带导航及倒车影像功能的MP5一体机、电调后视镜等。其轮胎尺寸为175/70 R14,在安全性方面采用了四轮盘式制动及ABS+EBD,并标配了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。

●  基本参数

 

8月上市 华晨金杯首款宽体微面X30下线

    车身尺寸方面,华晨金杯X30的长/宽/高分别为4200x1695x1930mm,轴距为2700mm。与同级别的五菱荣光和长安金牛星相比,整体表现略占一些优势。动力系统,华晨金杯X30搭载的是一款1.3L的汽油发动机,最大功率87马力(64kW),与之搭配的是5挡手动变速箱。

●  新车背景

 

8月上市 华晨金杯首款宽体微面X30下线

    华晨金杯X30是华晨金杯汽车的首款宽体微面产品,瞄准微面的高端市场,在宽大空间基础上实现产品高价值。其样车已在4月15日开幕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进行展出,并于今年上半年正式下线。此前,华晨旗下位于重庆基地制造的车型包括微面产品金杯海星A7、A9和微卡产品金杯海星T20、T22,而华晨金杯X30的上市,进一步丰富了其产品线。

●  市场定位

 

8月上市 华晨金杯首款宽体微面X30下线

    华晨金杯X30定位于宽体微面商用车,是满足传统微面市场中高端消费者用车需求的车型。该车定位高于金杯海星A7和A9,价格区间也并不重叠(金杯海星A7的价格区间为2.59-3.48万元,金杯海星A9的价格区间为3.48-3.99万元)。

●  竞争对手

 

8月上市 华晨金杯首款宽体微面X30下线

长安金牛星和五菱荣光

    华晨金杯X30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五菱荣光和长安金牛星。外形方面,借鉴宝马设计元素的华晨金杯X30显得更为时尚;车身尺寸方面,它也比竞争对手略占一些优势;动力方面,华晨金杯X30的1.3L发动机也略胜两位竞品一筹。作为新人的华晨金杯X30在外观、内饰及产品配置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竞争力,而面对拥有多年品质与口碑的五菱和长安,必将开始一场激烈的对抗。

●  编者语:

    华晨金杯X30的外形时尚大气,内饰趋向轿车化设计,空间也足够宽敞,发动机性能要比同级别的其它车型更占一些优势;拥有电动门窗、四轮盘式制动、ABS+EBD、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等配置也进一步提升了它的竞争能力,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。时尚的外形及丰富的配置,在市场上为它赢得了较好的初次印象,而产品的品质及口碑,还需要在今后的用车中慢慢体现和积累。

  注: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,一切法律责任自负。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即与联系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

欢迎转载专汽之都网 - 专用车报价,配件,资讯,服务,视频,图片全知道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!本文网址:http://www.zqzd.com/Article/Detail/87560

扫描二维码(下载客户端,加微信)
网友评论
猜您喜欢
    ©2007-2019 随州市金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 保留所有权限        鄂ICP备18020356号-1     鄂ICP备14002996号-2
    金慧信息技术公司 www.zqzd.com -- 专用车报价、配件、资讯、图片、视频、服务站全知道(中国专用汽车网)
    [专汽之都网] 随州市金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 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 联合主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