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zyqc.cc
 首页 > 行业资讯 > 行业新闻 > 治理入城大货车污染刻不容缓

治理入城大货车污染刻不容缓

编辑:马经理 时间:13.12.31 来源:中国汽车报网 标签:超载 货车 污染 

 

  中国专用汽车网讯:近日,在网上流传着一条调侃北京雾霾的帖子,说是在雾霾中生活、工作需要“厚德载雾,自强不吸,霾头苦干,再创灰黄”。知名音乐人高晓松说:“10岁时站在德胜门能看见西山,20岁时站在德胜门能看见西直门,现在站在德胜门连德胜门都看不见了。”

治理入城大货车污染刻不容缓

中国专用汽车网配图

  不仅北京,雾霾已经开始污染全国很多地区,连一向以山美、水美、人美著称的江南也笼罩在一片灰蒙蒙之中。12月6日,为应对连日雾霾,上海市提高空气污染预警等级,实施重点工业企业限产限污或停产,停止施工室外作业和道路开挖整修,渣土车、黄标车禁行,停驶30%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等。同时建议市民避免户外活动,减少开窗通风。

  为深入了解大货车进城对北京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,记者在北京市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方向,兵分五路,在六个观测点夜查大货车入城的情况。我们发现,不依规定入城的大货车,是造成北京市空气环境污染的一大污染源。但政府相关部门却未能做到依法管理,空气污染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,已使治理入城大货车污染变得刻不容缓。

  严禁大货车非法定时间入城

  北京市对大货车入城在时间上的禁限规定很清楚,四环路(含)以内道路,6时至23时禁止载货汽车通行;五环路主路,6时至22时,禁止8吨(含)以上载货汽车通行;外省、区、市载货汽车全天禁止在五环路(含)以内道路行驶。但为北京运送生产生活物资的外省、区、市载货汽车在办理进京货运通行证后,准许每天0时至6时进入五环路(含)以内道路行驶;长安街新兴桥至国贸桥昼夜禁止货运机动车通行。具体路段对货车的禁限措施,以该路段交通标志为准。

  但记者在北京六处观测点的实地调查显示,在非法定时间入城的大货车非常多,这是典型的有法不依、执法不严。记者认为,交管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,加大力度严查不在法定入城时间入城的大货车。比如,可在北京东、西、南、北等各个方向的入城要道上24小时派人值守、设置检查点,处罚不按规定时间进城的大货车,还可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处罚力度。

  严查重型超载渣土自卸车

  超载渣土自卸车对空气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,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,即尾气和扬尘遗撒。超载意味着车货总重超过车辆额定载荷,而根据额定载重设计配装的发动机,在超载状态下往往会超负荷运转,由于燃油燃烧不充分,导致排放出更多的有害污染物。

  扬尘遗撒是超载的副产品。情况最严重的是渣土自卸车。记者观测到,绝大多数渣土自卸车疑似超载,货箱内的渣土超出驾驶室上缘20~30公分的大有车在。其中,一些车辆加装了苫盖,还有一些连苫盖都不加装,明显违反了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发布的《规范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相关技术要求的通知》。由于超载,即便渣土车有苫盖装置,顶部也无法合拢,未能起到苫盖的作用。这使得渣土车经过的地方不仅空气污浊,路面也形成了很多渣土疙瘩。

  记者认为,虽然超载已成家常便饭,但并无法不责众一说,只要有违法规,即便是普遍现象也应严肃查处,而不能使超载成为得到默认的潜规则。北京市市容市政委、交警、城管、渣土管理部门不能妥协,而要严厉处罚超载车辆。

  提高入城大货车排放标准

  今年7月1日,我国重型柴油车排放标准刚从国三升级到国四,但记者发现,入城大货车除个别集装箱平板运输车外基本没有国四新车。一位渣土车主告诉记者,他没有考虑过购买国四车,因为价格比国三车高,他熟悉的其他车主也没有人打算购买国四车。

  资料显示,国四车颗粒物排放仅为国三车的25%,更别说国三以下车辆了。如果北京市只允许国四车入城,将大幅度削减造成雾霾的污染源之一,即颗粒物的排放。

  加大力度鼓励更新报废老旧货车

  对老旧车的更新报废鼓励,北京市早已出台相关政策规定,即对更新报废老旧大货车的车主给予1.6万元的补贴。显然,这种额度的补贴还不足以鼓励车主更新报废老旧大货车,北京市政府应在鼓励更新报废老旧大货车上增加预算。相信只要钱给到位,车主们会愿意开着崭新的大货车进城。

欢迎转载专汽之都网 - 专用车报价,配件,资讯,服务,视频,图片全知道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!本文网址:http://www.zqzd.com/Article/Detail/96665

扫描二维码(下载客户端,加微信)
网友评论
猜您喜欢
    ©2007-2019 随州市金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 保留所有权限        鄂ICP备18020356号-1     鄂ICP备14002996号-2
    金慧信息技术公司 www.zqzd.com -- 专用车报价、配件、资讯、图片、视频、服务站全知道(中国专用汽车网)
    [专汽之都网] 随州市金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 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 联合主办